堂區歷史

      香港自1842年開教(建立宗座監牧區)後,人口日增,社會逐漸繁華,教務亦慢慢擴展。大約100年後於中日戰爭前,教友人數已有四萬。1940年代末期,大量來自內地的難民湧到香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難民以每月10萬人的速度逃亡到香港。港英政府面對因為急劇的人口膨脹所帶來的住屋、糧食、醫療、教育等問題,一時間變得束手無策。香港當時還未有一套完善的福利制度。慈善救濟的工作除了靠保良局、東華三院等華人宗親組織外,便是天主教和基督教來港傳教團體及一些國際性救援機構。從外國來港的援助物資非常龐大,數量比香港政府所提供還要大得多。

      其中一個組織便是由瑪利諾會神父負責的「美國天主教福利會」(日後稱「天主教福利會」)。由於被當時的中國共產政權的驅逐,瑪利諾會便由中國大陸傳教轉移到在香港服務。

      1952年,瑪利諾會的宋化民神父、梵蒂岡黎培理總主教及負責香港教區工作的戴遐齡代理主教商討有關援助難民的工作,並決定把柴灣、東頭村、九龍仔和牛頭角4個地區劃分給瑪利諾會作為難民服務中心,配合香港教區的工作。之後為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除了這四個最早期的難民中心之外,瑪利諾會還管理如佐敦谷、新蒲崗等共12個中心。柴灣難民中心於1952年建立,當時由年輕美籍瑪利諾會文顯榮神父負責。

      1952年的柴灣,還是十分荒涼的地方,多見樹木,少見人倫,居民大多住在木屋區第一段附近(即現時東區醫院位置)。41歲的文神父,接受瑪利諾修會的派遣,於柴灣居住,致力服務成千上萬的中國難民。1952年7月13日,文神父在第一段他居住的『黑屋』(屋頂舖設瀝青)裡主持了第一台感恩彌撒,有7位信眾參與了。得到遠方恩人對文神父傳教工作的支持及捐助,同年年底終於在第三段木屋下坡(即現時海星堂位置)建成了新聖堂。這座柴灣的第一所聖殿有對稱的「金」字瓦頂,以堅硬而灰白、略帶點黑麻斑的花崗岩作基石。1952年10月29日文神父致函當時的香港教區白英奇主教,申請聖堂以『海星』命名,以聖母瑪利亞海星之母作為堂區的主保,並於1953年11月4日獲白主教首肯,從此這座聖殿便稱為『海星堂』。

   文神父與海星堂一起照顧了柴灣居民的衣、食、住、行,說是替代政府照顧柴灣,一點都不誇張。5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市區居民遷入柴灣居住,漸漸地所蓋的木屋遍佈山野,當時政府劃分了一(即現時東區醫院)、二、三、四、五個地段(即現時山翠苑、興民邨、興華一、二村等地方)。現時的環翠商場,當年還是農地一片。居住在木屋裡,風吹雨打,難以安枕。有見及此,文神父奔波籌借,蓋建平房石屋,以合理而不牟利的價錢賣給教友,以解居住的困擾,這些平房當時俗稱為「GO」石屋。直至1969年底,才有政府徙置大廈出現。

      除了房屋外,居民就業亦是一個問題。文神父設想周到,1952年中,特別聘請籐器師傅,購買材料,於堂區開設籐藝班教導教友專業謀生技能。學習的人很踴躍,不少人靠這技能賺錢養活家人。另外,聖堂亦開設縫紉班,教婦女「車」衣。這時,堂區就好像一所職業訓練中心。

      文神父亦特別照顧那些生活艱苦,穿不暖吃不飽的教友,向他們分派白米及衣服。透過美國友人的援助,文神父向他們派發了麥米、菜油、麫粉和奶粉等副食糧,減輕他們的生活開支。他亦費盡心思,籌錢購置製麫機器,並請來兩位做麫師傅,在聖堂對上的麫廠小屋製造白麫條和麫飽,60年代每天都有一條人龍沿著聖堂的石階輪候領取。另外亦不乏善心人把衣服送到聖堂,然後轉贈給有需要的教友。

以往病了,柴灣居民要長途跋涉走到筲箕灣去看公立醫生,當年的「巴士」服務尚未擴展至柴灣,往往要走上大半天才可到達診所,老弱的更要攙扶。文神父心想如果柴灣有醫生,病人定可及時獲得診治,減少病痛折磨。於是他請得一位林紹真醫生在聖堂為柴灣居民提供醫療服務,收費兩毫錢,無力負擔的更是贈醫施藥。醫生的診症室就設在海星堂裡,服務維持至政府設立健康院才停止。

文神父明白當時的社會生活迫人,大多數的父母沒有多餘的金錢供子女讀書,任由孩子變成街童四處遊蕩,實在不忍,心想倒不如讓他們在學校裡識點字、聽聽道理。於是他在建立海星堂的同一年,即1952年,向政府租借了英軍遺下的一列長木屋開辦了明德小學,由瑪利諾會修女打理。其後柴灣人口激增,學校供不應求,文神父於是在1961年開辦了海星小學,在徙置大廈十八座天台上課。1972年,海星小學遷出十八座,文神父在原校校址創立了進教之佑天台小學。1973年底,瑪利諾修會將明德小學交回香港教區管理,正式成為堂區管轄的學校。透過開辦學校,文神父除了為社區作育英才外,亦可為堂區培育出積極服務的兄弟姊妹。

      文神父一人的能力有限,但天主的能力卻是無限的!慈愛的主一直不讓文神父孤軍作戰,堂區成立初期,除了與他並肩作戰的劉文修神父外,瑪利諾修會的修女亦幫上了很大的忙。她們負責了大部分的培育及傳教工作,尤其是最早期的鄧瑪利修女、嘉淑賢修女及蘇善靈修女,她們不單負責慕道班,更探望貧病教友,打理明德小學,工作量大卻從無怨言,默默耕耘。教友的支持及參與亦扮演重要角色。早期的海星堂教友熱心投入堂區,一些善會團體相繼成立,而傳導員亦義務於工餘時間教慕道班。當年由善會成員協助籌備禮儀、教友聯繫等工作,成為堂區內最活躍的分子。

      1954年文神父在聖堂的東面加建一座複式的樓房,上層是神父的寢室和飯廳,下層用作辦公室。漸漸地教友多了,聖堂空間開始不足夠,1957年大興土木,加建了上聖堂,變成了上下兩間。主日時間,上下聖堂都有彌撒舉行,參與人數盛極一時。上聖堂天台更圍繞著鐵絲網,供年青人踢足球。同一時期興建的還有從聖堂旁邊拾級而上便可到達的麫廠小屋。1968年,包圍聖堂四周的木屋區全部清拆了,當時適逢聖堂屋頂漏水需要修葺,於是聖堂由原來的「金」字頂變成了平頂。下聖堂因為政府興建健康院,所以診療所停辦,原地方空出來用作其他聚會用途,如歌唱比賽、綜藝晚會、社交舞會等。

      文神父擔任堂區主任司鐸共21年,堅守與柴灣居民同甘共苦的原則,使海星堂不單成為祈禱的地方,更是提供教育、醫療、職業訓練和康樂活動的地方。堂區亦扮演社區中心的角色,多年來舉辦過不同的文娛活動,如大型歌唱比賽、嘉年華會、各項興趣班、足球比賽等。踏入80年代,政府醒覺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於是昔日海星堂提供的社會服務都紛紛後繼有人,海星堂這時才退下來,專注福傳工作,繼續在地區發揮地鹽世光的作用。

1973年,堂區交還香港教區管理,新的主任司鐸便由當時的副本堂陶成章神父接任。文神父由建堂開始,已經同時被委任為香港懲教署的特派司鐸。多年來,及至退休後,他都一直不辭勞苦地探望及慰問囚犯。文神父是唯一一個由建堂、退休及臨終前仍然居住在海星堂的司鐸。

      沒有文神父,便沒有海星堂。文神父對海星堂的愛,就好像耶穌親臨愛了海星堂一樣。每次聆聽這篇福音,便會想起文神父: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罷!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罷!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那時,義人回答他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饑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你患病,或在監裡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34-40)

      文神父,請放心,我們會謹記你的教誨,繼續做熱心教友,遵守本份,與主任司鐸好好合作,使海星堂繼續成為榮主愛人的堂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