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區組織結構

禮儀委員會

  堂區於禮儀服務的組織包括:聖詠團、聖言宣讀組、送聖體員會及輔祭會,聯同多位對禮儀有興趣人士,組成了「禮儀委員會」(禮委)。

  透過每月定期聚會,為堂區所有慶典,作出適當禮儀安排。特別是多個大型項目,如聖週(包括基督苦難主日、聖週四主的晚餐、聖週五救主受難紀念與復活夜慶典)、堂區主保慶典、將臨期暨聖誕子夜彌撒等。以歌詠、宣讀聖經、協助分施聖體聖血和其他祭台服務等,讓教友認識禮儀的重要,並分享及投入禮儀生活,這是禮委的宗旨及目的。

  記得堂區於70年代已經成立了禮儀小組,當時主要由神父帶領一群資深教友及一些善會代表統籌禮儀,可算是拉雜成軍。數年後,小組成熟了,進而改組為禮儀委員會。由那時開始,禮委每月開會1次,使堂區禮儀不斷進步。新聖堂落成後,禮儀漸漸因應牧民需要而增多,禮委擔當的角色更見重要,漸漸發展得更有系統及代表性。

  在神師及聖神帶領下,禮委的工作已見成熟。雖然在會議中偶有爭拗,但大家深明一切工作都是為主而作,故終能互讓互諒,平息事件。縱然大家不斷的努力,禮儀上仍有不足之處,盼望教友包容和諒解。我們會在天主慈愛恩寵下,繼續努力、改變和革新,將禮儀變得更有動力,更合乎天主聖意。最後,衷心多謝各服務團體的真誠合作及無私奉獻。多謝大家!感謝主!讚美主!

(李展華)

禮儀委員會 閱讀全文 »

聖母婦女會

  海星堂創堂60年,婦女會成立58年,可見婦女會是與堂區同步成長的。當年瑪利諾修女創立婦女會的目的,是希望新領洗婦女能互相聯誼,互相扶持,效法聖母追隨基督。

  因應當年社會需要,嘉淑賢修女購買衣車,邀請教師教導婦女裁剪、車衣、編織等手工。當年不單止有已婚的婦女,亦有一班女青年一同參與學習。隨著時代的轉變,婦女會的工作注重靈修及服務:包括每月例會、避靜、朝聖旅行、探訪傷病會員及教友、守靈、送殯、煉靈月為已亡會員奉獻彌撒及祈禱等;同步與堂區一同邁向另一個60年。

(婦女會)

聖母婦女會 閱讀全文 »

青年會

  海星堂青年會自1973年成立至今已近40年,可算是歷史較悠久的青年善會。青年會成立初期主要是為凝聚青年教友為堂區服務,例如於彌撒中歌詠、協助舉辦一些活動、探訪老人院、女童院等等。

  隨著時代及堂區多年來的發展,青年會的服務性質也不斷轉變。青年會曾為堂區青年舉辦活動,如青年晚會、青年彌撒、工作坊等。

  現在的青年會,主要是藉著一羣擁有共同信仰的青年人,分享在生活中充滿挑戰與恩賜的體驗,透過信仰靈修、服務、康樂活動等,讓彼此在信仰生活上得以成長,並在成員之間建立一份深厚的感情,成為一個愛的團體,讓各人在團體內獲得「家」的感覺及支持。

  近年,青年會主力的服務對象轉移到與堂區有關的教會學校,例如寶血女子中學。藉著為她們舉辦信仰活動,如分享會及信仰生活營等,希望她們在信仰上能有所成長,並能增加她們對堂區的歸屬感。

  未來,青年會希望透過聖神的指引,繼續服務堂區內的青年人及學校團體,讓更多青年人能在信仰生活上有所體驗及成長!

(青年會)

青年會 閱讀全文 »

輔祭會

  每次參與彌撒時,我們必定注意到在主禮神父身旁總有幾位身穿整齊白色祭衣、滿臉平和帶著微笑、精神奕奕的男女孩子,神氣地和神父一起步上祭台,協助神父順利完成整個禮儀。這些弟兄姊妹就是海星堂的輔祭。

  輔祭會的成員以青少年為主,昔日傳統規定輔祭必須是男孩子(因此輔祭的英文是“Altar Boy”),但在90年代中,教宗宣佈女孩子也可成為輔祭,所以海星堂輔祭會也漸漸培育女輔祭,到近年已有一半成員是女孩子了。

  輔祭會會員年紀雖小,但會齡卻不少。早在文顯榮神父建立海星堂的初期已有輔祭在彌撒中協助神父,而輔祭會於70年代成立。輔祭會在天主的恩寵下不斷成長,現在會員人數已達半百。

  顧名思義,輔祭的主要職責是輔助神父主持感恩祭。他們必須在每次彌撒中預備各種禮儀用品,更要隨機應變去解決禮儀中不同的突發事件,使彌撒可以順利進行。

  為增進會員之間的交流,除了禮儀服務及每月例行會議外,還舉辦各項聯誼活動(海洋公園遊玩、燒烤活動等),拉近會員間的距離和增加會員對輔祭會的歸屬感。輔祭會的宗旨也包括透過團體生活,協助青少年成長及成為積極的基督徒。透過一些靈修活動及堂區服務(例如參與2006年亞洲青年節活動《一家臀墜》的籌備工作、近期《主愛傳承綜合晚會》表演)去培養青年人的責任心和信仰上的成長,好能效法他們的主保-聖若望‧碧文的服從、誠實及忍耐的精神,並從服務及生活中實踐出來。

(輔祭會)

輔祭會 閱讀全文 »

海星之母聖詠團

  翻開堂區25週年紀念特刊,發現海星之母聖詠團已經是當時的善會之一,解散了數年後,又於1985年再度成立,至今已27年了。聖詠團現時服務主日早上10時30分的彌撒,除了以歌詠讚美天主,亦會定期舉行靈修活動及在其他的活動中服務堂區,現時約有團員25人。

  聖詠團80年代尾曾經歷危機,幾近解散,後來因為幾位團員的堅持,加上神師的鼓勵,慢慢地又重拾士氣。聖堂重建期間,聖詠團主要負責海星小學彌撒的歌詠。那時尚未有讀經組的成立,聖詠團既要負責歌詠,也要負責領經及讀經,當出席的團員不多時,真的倍感吃力。直到新聖堂啟用後,聖詠團便與青年會及聖則濟利亞聖詠團一起服務主日早上10時30分的彌撒,而讀經則交由當時新成立的聖言宣讀組負責。2002年與聖則濟利亞聖詠團合併。

  2004年,在陳德雄神父的鼓勵及協助下,成立了小海星。目的是希望即將畢業的主日學學生,畢業後繼續靠著堂區團體來維繫他們的歸屬感及繼續在信仰上成長。在他們主日學的最後一年,便開始跟隨聖詠團參與主日彌撒的歌詠。過了一段時間,他們便要決定是否繼續加入聖詠團,還是參與其他善會。成立小海星不只是為了聖詠團的薪火相傳,更重要是為堂區培育下一代。

  因著堂區今年慶祝建堂60週年,聖詠團亦加緊操練,為主保節各樣的慶祝活動做好準備,雖然在過程中難免出現意見不合的時候,但卻加強了團體的凝聚及共融。今年是我加入聖詠團的第22個年頭,感謝天主把我帶到這個陪伴我成長的團體。這裡充滿包容、體諒及愛,團員既是我的摰友亦是我的家人,我感到自己與這個團體是密不可分的,亦深信這份感情是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取代。盼望聖詠團能繼續發展及成長,以歌聲表達信仰,感染身邊的人。

(梅靜儀)

海星之母聖詠團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